继穆迪之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日前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虽然两家机构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只是调整评级展望,但还是引起不少关注。那么,如何看待两家机构的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国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还债务责任的能力与意愿的评估。此次两家机构下调评级展望,主要是基于对我国金融运行中风险的担忧。分析两家机构报告可以发现,以消除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己任的信用评级,本身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两家机构的评级调整未能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也没有反映出我国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的最新进展。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总体经济形势而言,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虽然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日益凸显。当前正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经济运行中向好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